ml-machine.org:通过参与式基础设施建设促进AI教育的可访问性与实践
论文总结
研究机构
Aarhus University, Denmark
摘要
本研究由Aarhus大学的Karl-Emil Kjær Bilstrup、Magnus Høholt Kaspersen和Niels Olof Bouvin等人进行。他们通过设计并实施一个名为ml-machine.org的工具,来教授中学级别的机器学习概念和实践。这个开源项目旨在通过物理交互和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们了解ML,并且已经扩散到丹麦的多个学校。研究团队与教育领域的合作伙伴一起工作,通过合作、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使得ml-machine.org能够被教师广泛采用。他们发现,为了促进AI教育的普及,工具需要易于使用、适应性强,并且能够融入现有的教学基础设施中。此外,他们还强调了研究产品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因为它能够支持真实的教育环境,而不仅仅是实验性的设置。
问题发现
当前的AI教育工具往往难以在课堂上大规模应用,或者缺乏持续影响。它们可能需要昂贵的硬件,这限制了学校采用的可能性,并且现有的AI教育研究通常缺乏长期的、广泛的应用考察。
解决方案
通过设计ml-machine.org,研究团队创造了一个易于使用的平台,利用微:比特(micro:bit)设备结合Web USB和Web Bluetooth技术让学生们能够轻松训练和测试机器学习模型。他们与丹麦广播公司(DBC)、英国电子前线节(MEF)等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并通过这些合作伙伴的网络进行推广。
结果
ml-machine.org已经成功地被教师们用于课堂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它探索ML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讨论。研究团队发现,该工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低门槛且易于集成到日常教学中的平台。此外,他们的工作也表明通过与教育领域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关系,可以有效地推广和应用AI教育工具,这有助于弥合AI教育在k-12阶段的差距。
结论
本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设计一个面向教育的产品来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并且强调了在复杂领域如教育中,基础设施作为研究产品的一个重要质量。
举一反三
Q1:ml-machine.org如何在教育环境中促进AI素养的提升?
A1:ml-machine.org通过提供易于理解且互动性强的教学工具,让教师和学生能以探索性和体验性的方式学习机器学习概念,从而降低学习门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Q2:在推动AI教育工具的普及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2: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与复杂且多元的教育基础设施协同工作,以及确保工具能够无缝融入现有的教学实践和教育资源中。
Q3:如何通过战略伙伴关系来提高研究产品的成熟度和影响力?
A3:可以通过与教育领域的合作伙伴建立共享目标和互补能力的关系,共同设计、维护并推广教育产品,这样可以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和接受度,扩大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原文地址:https://dl.acm.org/doi/fullHtml/10.1145/3613904.3642539
内容由MiX Copilot基于大语言模型生成,有可能存在错误的风险。